1965年寒冬,时任总参谋长罗瑞卿的突然辞职在全军掀起波澜。谁将接任这一要职位的讨论在各大军区传得沸沸扬扬,其中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的呼声最高。北京军区的高级将领们私下议论纷纷,都认为这位战功赫赫的老将是最合适人选。
面对铺天盖地的传言,陈士榘内心却充满忐忑。为弄清真相,他特意拜访了老战友刘志坚。两人在红军时期就并肩作战,交情深厚。当陈士榘直截了当地询问传言真伪时,刘志坚给出了肯定的答复。这个答案让陈士榘陷入沉思,他诚恳地表示:刘副主任,我担任工程兵司令已心满意足。总参谋长责任重大,恐难胜任,恳请将我的想法转呈军委和主席。此后,这个任命再无下文,最终由杨成武代理总参谋长一职。
1971年金秋,中央对军委机构进行重大调整,成立了以叶剑英为首的军委办公会议。作为新机构成员,陈士榘在一次谈话中得知毛主席有意让他出任国防部副部长。他当即婉言谢绝:叶帅,我宁愿继续带兵。现在参与军委工作已很知足,职务越高责任越重。这番肺腑之言让这个提议最终作罢。
展开剩余66%回首这两次婉拒,陈士榘从未后悔。他坦言:打仗我在行,但政治非我所长。唯一让他困惑的是,毛主席为何始终没有亲自与他沟通。他猜测:也许因为我是井冈山出来的老人,主席要平衡各方关系。这个疑问,成了永远的心结。
作为老井冈,陈士榘始终以此为荣。1927年,18岁的他加入卢德铭的警卫团,从此踏上革命征程。在秋收起义中,他追随毛主席转战南北,从排长一路晋升至军团参谋长。他常感慨:是毛主席一手培养了我。
长征途中,陈士榘曾因带错路而自责不已。当时军委机关误入险境,毛主席却宽慰道:没关系。这份宽容让他终生难忘。抗战爆发后,他率部东渡黄河,在晋西、山东等地屡建战功。解放战争中,他更是指挥若定,在淮海战役中全歼黄维兵团,渡江战役时率先攻占南京总统府。毛主席曾赞许道:陈士榘,你可给华东战场争光了!
新中国成立后,陈士榘受命执掌工程兵。1958年,他带领十万大军挺进戈壁,历时六年建成导弹试验基地。当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,毛主席紧握他的手说:中国人说话算数了!这份肯定让他热泪盈眶。
1995年盛夏,86岁的陈士榘将军与世长辞。弥留之际,面对妻子的询问,他用尽最后力气说出毛泽东三个字。其子回忆:父亲是带着对主席的思念离去的。按照遗愿,葬礼简朴庄重,骨灰分别撒在他战斗过的井冈山和奉献青春的西北戈壁。这位老将军用一生诠释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,对领袖的敬仰。
发布于:天津市